发新帖

兴宁新增4项县级非遗项目,你了解他们吗?

mz168 2019-4-18 23:04:46      0 1862
收藏

兴宁市日前公布了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兴宁滕编技艺、兴宁客家锣鼓、兴宁烙画、梳妆舞4个项目入选,涵盖了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4个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世代相传沉淀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兴宁市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做好非遗资源的挖掘、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至目前,兴宁市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39项。其中,省级5项,梅州市级14项;各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5人。其中,省级4人,梅州市级10人。


兴宁滕编技艺简介

兴宁藤编技艺是岭南藤编的一个流派,技艺独特,易学易懂,品种多样,蕴含着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其产品种类多样、美观大方、典雅古朴、方便实用,颇受人们喜爱,具有回归大自然之神韵,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晶体。


兴宁藤编技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由东南亚一带传进兴宁,距今至少有200年历史。清代文学家屈大钧写的《广东新语》记载:“大抵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其织藤器者,十家有二。”《兴宁县志》记载:“县内竹编、草编、藤编业比较发达,已有200多年历史。尤其刁坊、下堡(即现水口镇)、叶塘、宁新等区乡,从业者众。下堡的藤椅……名扬县内外。”水口镇东云藤器厂总经理刘东云至今仍保存有他岳父的曾祖父黄炳垣于清光绪年间从新加坡带回来的藤编手提箱。刘东云介绍说:清嘉庆年间,他岳父黄迪华(现年71岁)的祖辈到新加坡谋生,学会藤编工艺。清光绪年间,后辈黄炳垣回来家乡,发展藤编业,代代相传,现已传6代,至民国年间,全村家家户户都会藤编工艺,现在松陂村成为藤编专业村。


兴宁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自明清以来,远渡南洋(东南亚)谋生者很多,同时也把南洋的藤编工艺、藤编生活用具传进兴宁,逐步发展起来,至民国时期,几乎发展到兴宁全县各镇。兴城和各圩镇都有专门的藤器编织厂。兴宁藤编,1949年前,多为家庭经营。1950年以来,除合作化时期纳入集体经营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过藤竹器生产合作社组织以外,其余仍以家庭个体经营为主。1979年改革开放后,个人、集体一齐上,编织业遍及各乡村。20世纪90年代后,个体藤编织厂不断发展,产生了“企业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产品从实用型发展到观赏、装饰、玩具等类型。水口、新圩镇成为藤编特色专业镇,产品畅销全国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区。2000年,全市有私营藤编为主体的工艺厂46个,年出口交货值1.5亿元。水口镇松陂村东云藤器厂,与汕头大学“校企合作”,藤编工艺大发展,各式新颖藤编产品远销德国、荷兰等国。


兴宁藤编以藤条、藤皮、树木为原料进行加工,心灵手巧的藤编工人,编织出形态万千的产品,成为人们的生活用品,家居装饰、文化欣赏用品。花色品种很多,主要有藤席、藤织件、藤家具3大类。具有轻巧、凉爽、耐用、环保等特点。


藤编技艺主要有:选材、裁剪、变型、定型、订架、编织、打模、上色、上漆等。材料先好后,要进行洗、晒,削去藤材上的节疤和杂质,然后进行裁剪、分类。利用水和加热使藤条变柔软后,进行订架、编织。织好后,要进行打模、抛光、上色、上漆,增强光滑和加强防水防蛀,使产品经久耐用。


兴宁藤编技艺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较高的技艺学术价值,重要的实用价值和认同价值,特征明显,作品甚多。但目前,传统资料工具散失严重,传承人不多,愿意学习此工艺的年轻人不多,亟需加以保护传承。据此,我们计划在近期内,继续争取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热心人士和现有传承人,藤编企业的支持,做好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加强学习交流,邀请有关学者、专家共同探索研究,博采众长,实行“校企合作”促进发展,举办传承人培训班,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教育,成立兴宁市藤编协会和重点镇相关协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使本项目发扬光大,为新时代社会文明发展做出新贡献。


兴宁客家锣鼓简介

兴宁客家锣鼓,是兴宁市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音乐,是客家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生存土壤,因而数百年流传经久不衰。流传于兴宁一带,并辐射到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等地,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客家人喜爱。


兴宁客家锣鼓演奏的乐器主要由鼓(分大、中、小鼓)、锣(分狮锣、龙锣、高边锣、平面锣等)、钹(客家话称滞祇)、铛(又称铛锣、小锣,有的中间凸起一个小碗般大的部分,称乳锣)等组成。以鼓为主音、锣(中音)为和音,钹、铛(高音)为协奏音,形成演奏打击乐。参与演奏(击打)的人员一般有司鼓1人,司锣2至6人,执钹1人,击铛1人,亦可根据演奏规模适当增加乐器的数量和人员。


兴宁客家锣鼓演奏,于明朝中期形成,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现有明、清《兴宁县志》典礼志记载,明朝时期鼓乐已是兴宁官衙典礼中迎宾送客的仪仗之乐。同一时期,锣鼓乐已在兴宁舞龙舞狮活动中运用,借于增强表演气氛,以锣鼓乐渲染龙狮表演的神态,因此兴宁客家锣鼓成为客家舞龙舞狮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宁客家锣鼓演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民族打击乐艺术中独树一帜。根据民间艺术表演的种类,确定不同的演奏形式,一般节日、喜庆的演奏方式较为简单,有起、承、转、合(结尾)乐段;而舞龙、舞狮时的演奏方法较为复杂,例如舞狮时的起步、转身、采珠、跳桌、翻滚等段落表演和舞龙时的起步、转身、跳跃、团围等段落表演的演奏更为多变,有悠缓、有热烈、有欢腾等情绪;而配合民间艺术表演烧烟火,其演奏程序、节奏更是不同,当拉着烟火架起动、上升、喷火时,演奏的节奏、锣鼓声音的配合更别具一格。兴宁客家锣鼓演奏的节奏多种多样,有急有缓,声音有高有低,有重有轻,有的敲边鼓,有的击蓄鼓,有的敲蓄锣,演奏的速度有快有慢等。


兴宁客家锣鼓,遵循以鼓为主乐,锣声作和,钹、铛作装饰的配器方法,其鼓乐高中低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对偶性、呼应性特征明显。以密锣、行锣、拖板、文锣鼓、武锣鼓为基本框架构成鼓乐体系,以重鼓、齐击和蓄鼓、煞鼓、叠板、调鼓板等鼓乐技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为主要内涵,成为兴宁一大传统文化特色。随着兴宁境内喜庆活动的拓展,创造了兴宁锣鼓的各种演奏鼓乐,除了平常节日、喜庆时的音韵外,还有配合舞龙舞狮、烧烟火、闹元宵等特有的乐韵。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日(兴宁称入年界)至翌年正月二十日兴宁地区赏灯、暖灯,各村各屋掀起客家锣鼓演奏的热潮。此后,各地喜庆建新房、新店开业、工程庆典、迎亲嫁娶等都有锣鼓演奏,以增强喜庆气氛,使兴宁客家锣鼓演奏经久不衰。20世纪30年代,兴宁国乐社曾组织过客家大锣鼓的演奏,用1个大鼓、1面大锣、15面苏(狮)锣、1个铛锣(又称乳锣)、2副大钹组成大锣鼓队,伴和以唢呐为首的管弦乐队,进行不同节奏的演奏。在游行队伍中显得气势磅礴,喧声夺人,其选用的乐曲有《九回头》、《上马调》(得胜令)等,都体现出兴宁客家锣鼓的韵味。虽然客家大锣鼓队由于人数较多,开支大,未能普及到广大农村,但小型的锣鼓队却一直没有停止活动,而且遍布全市各个乡村,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兴宁客家锣鼓跨越数百年而不衰,构成兴宁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景象,代代相传,充实和鲜活了兴宁民俗文化和民俗的内涵,成为兴宁地区民间富有代表性的节庆文化艺术,是客家人精神文化的结晶,跳动优美的鼓点,蕴含着客家人团结协作、热情向上的精神;以独特的艺术形态丰富了客家文化,是客家人精神文化在兴宁大地上生生不息的体现。


兴宁客家锣鼓,历史悠久,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其由锣鼓钹铛的配器和演奏方式产生的鼓乐、节奏快慢等,具有艺术研究价值,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又是别具特色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民俗性,因而具有较好的人文价值。通过客家锣鼓的演奏,能够吸引众多群众同享愉悦,让在外的客家人回味乡情,因而又颇具认同价值。研究保护兴宁客家锣鼓项目,对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客家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兴宁烙画简介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又称“火笔画”,“烫画”等,是中国古代拿金属代笔,通过电或火加热后,在木、竹、布、纸等材料烙烫出来的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的图画。烙画在把握火候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烙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而,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烙画历史悠久。据民间传说,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而且分布很广,河南南阳烙画、江浙烙画、广东烙画都很有名气。但是历史资料记载和遗存作品全国很少。相传东汉初期,因刘秀不忘烙画师李文的救命之恩,而封李文为“烙画王”,并把烙画列为贡品,供宫廷御用而流传不断,各地各领风骚。宋元时期,随客家人第三次大迁徙而流入赣南、闽西;明清时期在梅州落根发展。据传承人罗旭庆(1947年出生)介绍说:他的曾祖父罗兆球(清同治五年生),年轻时,在罗浮司城“源记”中做工时,见店主人刘源(江西婺州人)经常半坐半趟着,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杆上或茶托上烙烫作画,后来又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做一根龙头、龙纹烙画拐杖给自己的父亲。后来,罗兆球经常利用休闲时间做烙画,并把烙画运用于人们生活用品上,如床、柜、椅等,并将烙画技艺传授给儿孙。民国末年,罗旭庆的父亲罗贵荣(1902年出生)以烙画为业,把烙画作为人民生活用具的装饰艺术,在罗浮周边乡村有一定知名度。20世纪60年代,罗旭庆接过父亲的传承,50多年连续不断。现在罗浮圩镇开店制作、销售烙画,带徒传承。代表性传承人赖柳青(1963年出生),1984年师从兴宁工艺厂烙画车间主任、烙画师李道祥,1999年,又自费到河北石家庄学院深造,师从赖少其先生,从事烙画30多年,技艺大有长进。现有得意之作《梅兰菊竹》、《松竹园》、《十二生肖》等在国内外展出获奖。近年来,在兴城迎宾大道西164号经营烙画店,创作、销售烙画并招生带徒授艺。1978年,兴宁县政府根据兴宁艺术人才多的优秀,开办兴宁县工艺厂,设有烙画车间,师傅有李道祥、郑锦文、黄辉煌等,职工28人。每年有作品上万幅,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销。1981年,作品《杜鹃》、《松鹤延年》获优秀作品创作奖。


烙画不仅要掌握烙画的基本技法,而且掌握美术的基本方法。一要熟悉烙画工具的运用;二要掌握烙画的基本技法;三要注意木纹的艺术处理;四要选好题材;五要注意着色方法的适当运用。创作烙画的基本步骤为:一是画好草图。制作一幅好的烙画必须事先画好草图,做到胸有成竹。二是选 好板材。要注意选择自己所画内容的板材。特别是烫烙人物画时,更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板材。三是做好木板加工。首先要注意做好板材的防虫、防蛀、防裂处理工作,然后刨光木板,再用沙纸打磨光滑。擦木板时要顺着木纹方向擦,不能横擦和转圈乱擦。四是把画稿拓在木板上。拓稿力度要轻,着色要浅,画面要干净。五是烫烙画面。要注意温度与运笔速度的掌握。运笔速度快,画面颜色就浅,速度慢,画面颜色就深。温度越高,速度越慢,画面色调就越深。大幅画面的线面要有回放余地;小幅画的点,速度要慢、温度要低,要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烙烫。烙笔的运用要注意烙笔在棉布上的推拉、动作的轻、重、缓、急,烙出的效果就不同。下笔收笔要轻,运笔要稳。色块两头虚,中间实,运笔中间不要停顿,衔接不露痕迹,注意清理烙笔头上的污垢。


烙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历史悠久,既是中国美术的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画的有益补充,从艺术体裁上看,烙画是中国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施艺工具、材料上看,烙画是中国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因而烙画不但具有历史研究价值,而且具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保护、传承好它,对丰富中国传统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熟悉该项目技艺的传承人很少,历史资料,作品遗存很少,市场不景气,愿意学习的人不多,急需进行保护传承,使其发扬光大,否则有失传的危险。


梳妆舞简介

梳妆舞,是兴宁流传的民间舞蹈,由道教的法事舞蹈衍变而来。传入兴宁有200多年历史的道教歌舞中就有梳妆的节目。据传,古代福建有三位奶娘陈奶娘(福州府人氏)、林奶娘(江泽县人氏)、李奶娘(漳州府人氏),为了惩治恶魔、拯救难产妇女、解救翻船的人员和受难的弟妹,结拜为姐妹,一起到江苏茅山学法。学法成功后回到漳州府,恰逢当时的社婆要捉李奶娘的弟妹当祭品拜祀社神,因此,三位奶娘决定与社婆格斗。格斗前,三位奶娘认真梳妆打扮,最终杀死社婆,救出童男童女。根据这一传说,道士在道场做法事时便男扮女装,戴上头帕和毛髻,在一张草蓆上表演梳妆的舞蹈。由一人表演舞蹈,另二人用小锣鼓和竹板击节拍伴唱,形成初期的梳妆舞。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舞蹈从福建传入兴宁。清末,兴宁道教人士邬丙粦、曾添胜、朱官祥等人,掌握了道教舞蹈的表演技艺,通过收徒传艺的方式,培养了传承人凌佛桂、邬茂章、邬佛章等人,并传承道教法事舞蹈表演技艺。歌词为“五更鸡子叫洋洋,梳妆娘子出绣房,左边放个油蜡盏,右边放个梳头箱,十指尖尖来解发,解开头发好梳妆。”表演者边唱边舞,这是最初的梳妆舞。后来经过一次次的改动,在动作设计、身段变化、舞蹈姿态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道教法事舞蹈基本停止,但新娘出嫁前梳妆的习俗一直在民间流传。兴宁舞蹈工作者认真研究,加以挖掘整理,根据民间嫁女习俗梳妆的情景,对梳妆舞进行一次次的改革。首先是人员方面,由原来3人减至2人,角色分别为新娘和扮娘,使梳妆舞变成新娘出阁前装扮的场景。


1981年,兴宁县文化馆有关人员再次找道士座谈,弄清梳妆舞的起源,研究它的表现形式,重新整理改编梳妆舞,赋予新的内容,主要是表现客家姑娘出嫁前的心情和扮娘为新娘梳妆打扮的场景,从唱词、音乐、舞曲、舞蹈动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唱词变为“满天彩云兆吉祥,喜鹊双双舞门堂,天赐良缘从人愿,姑娘出阁巧梳妆。”增强舞蹈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形成内涵较为深刻的梳妆舞。


梳妆舞于1956年初参加在汕头举办的粤东地区民间艺术汇演,受到各方人士的好评。1982年参加梅县地区民间艺术汇演,获三等奖,改编的曲调也收进中央文化部编印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东卷)》中。梳妆舞成为兴宁县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南方+  作者:张柳青 、通讯员:钟思婷 兴宁市文化馆)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打赏支持一下!


最新回复 (0)
你还未登录!不能查看回复!! 点击登录
游客
1
登录
返回